對于坐擁10億用戶的微信來說,很多線上線下的場景都會沉淀在微信里,微信生態里承載著非常多的可能性。微信只需要加強線下或特定場景里面“小程序”的使用習慣,便可撕開一個大的突破口,顛覆一個新的領域。
從2017年1月9日微信小程序正式發布算起,僅一年多的時間,小程序已經生長出一個相對完整的生態,通過底層技術與微信流量入口雙管齊下,深入到電商零售、社交、內容、交通出行、生活服務等各個生活場景。
據中國信通院產規研究所正式發布‘2017微信經濟社會影響力研究’報告顯示,到2018年初已有95%的電商平臺接入小程序。第三方統計平臺阿拉丁小程序發布的《小程序生態白皮書》也顯示顯示,在綜合活躍度TOP200的小程序中,零售類占比高達21%。
在新零售催生出萬億市場的巨大風口下,想連接一切的微信,寄希望于小程序為線上用戶匹配實際的場景,也為線下商家收割新的流量。
在傳統經濟中,商業模式是一種中心化體系。所謂的中心化就是一個廣播模式,所有的用戶都是圍繞這一個主體進行,我們見到的大多數的傳統商業模式都是這個類型,例如制造業、門戶網站等等。
在新零售的體系中,阿里巴巴提出了:“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的泛零售形態”,“重構人貨場”,將以往的“經驗供貨”、“分渠道場景”以及“模糊的消費者”,變成“數字化的消費者”、“按需智能供貨”以及“無處不在的消費場景”。
可以說,新零售就是為適應即將到來的“去中心化”的時代而誕生的,從Costco開始,零售行業去中介化非常的明顯,而線下線上結合,利用大數據驅動的新零售,則用網格化的方式將過去中心化的零售模式,轉變成為去中心化的零售模式,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在新零售之下將會達到極大限度的滿足。
但無論交易也好,生活服務也罷,核心其實還是人。對于坐擁10億用戶的微信來說,很多線上線下的場景都會沉淀在微信里,微信生態里承載著非常多的可能性。微信只需要加強線下或特定場景里面“小程序”的使用習慣,便可撕開一個大的突破口,顛覆一個新的領域。
很多商家的流量已經不僅僅來自于阿里體系,甚至通過微信帶來的流量占比更大。更何況還有3億“電商增量人群”(用“微信月活”減去“淘寶月活”得出的3億用戶),他們不用淘寶,卻使用微信,未來他們成為微信內購物使用者的可能性更大。
作為一款“超級應用”,10億用戶都將越來越多的時間花在這個完全被騰訊微信掌控的世界。可以想象,隨著小程序滲透率提高,微信在日常生活里的話語權將變得更高。
雖然小程序的天花板來自微信,未來有一定的不確定性,但是青山資本認為,這波紅利對于創業者來說是一個契機,尤其是一些在經過小程序賦能之后,會出現質變的業態,比如工具類、占卜測試類、小游戲和電商零售類的應用。